【中华奇迹巡览】
光明日报记者 冯家照 高建进
清晨,走进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棠口村,一缕阳光洒在千乘桥上,似乎为这座桥披上了一层奥秘的面纱。桥下,溪流潺潺,清澈见底,桥身横跨其间,静静地诉说着年月的故事。
千乘桥始建于南宋理宗年间,桥呈南北走向,全长62.7米,宽4.9米,是屏南闻名的木拱廊桥。
儿童在福建屏南万安桥上愉快奔驰。卓育兴摄
福建屏南千乘桥。张尊镇摄
屏南县有着“我国木拱廊桥文明之乡”的美誉。据统计,屏南县境内现存的古代木拱廊桥多达13座,其间3座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这儿的每一座木拱桥都承载着厚重的前史与文明,它们见证了年月的变迁,也成为衔接古今的桥梁,让现代人得以窥见古代匠人的杰出技艺。
木拱桥,作为我国传统木构桥梁中的珍宝,选用原木资料,经过“编梁”等核心技术,以榫卯衔接构筑成安定的拱架,无需一根铁钉,却能历经风雨而不倒。
一座座桥梁的光辉背面,有着一位位技艺精深的匠人,来自屏南县长桥镇的黄闽辉就是其间之一。黄闽辉出生于木拱桥营建世家,在父亲的尽心教训下,他不只全面继承了宗族的传统技艺,更在此基础上不断立异,将这门陈旧的艺术发扬光大,成为新一代的木拱桥营建技艺传承人。
福建屏南龙津桥。张雄摄
福建屏南万安桥。卓育兴摄
回忆起自己的技艺之路,黄闽辉对记者慨叹道:“每一次补葺或新建木拱桥,都是一次对技艺的检测和提高。咱们有必要对每一根木头、每一个榫卯都进行精心选择和精准掌握,稍有差池,便会影响整座桥梁的稳定性和漂亮性。”
一代代屏南非遗传承人的独具匠心,让木拱桥技艺勃发重生,而屏南也全力守护着这份文明遗产的灿烂光辉。据了解,屏南县不只投入了很多的人力物力,还经过遴派专家参加世界拱桥大会、安排传承人参加各类活动、出书专著和绘本等方法,不断提高木拱桥传统营建技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。到现在,屏南县已成功举办了近30场木拱桥进校园、进村(居)、进景区的活动,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一技艺。此外,屏南还重视传承人的培育,现在具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人、市级传承人3人、县级传承人5人,构成了3支造桥团队,共有造桥工匠50多人,为技艺的传承和开展供给人才保证。
屏南县还大力支撑传承人经过修正、修理、重建、新建木拱廊桥,拓宽营建空间,根本坚持每年一座以上木拱桥的实践频率,使得木拱桥传统营建技艺在实践中得以传承连续。一起,屏南县还与福州大学等高校协作,编制技艺攻略、构成可视化数据库等,为技艺的传承和开展供给了强有力的支撑。结合全域旅行打造和金牌旅行线路策划,屏南县还谋划了县级木拱廊桥文明主题游,使用现有旅行业态打造廊桥品牌,为廊桥的宣扬和使用增添了新的生机和思路。
黄昏时分,又回到千乘桥边。桥下,溪流飞跃不息,流过悠长的年月;桥上,行人川流不息,踏着前史的痕迹。此时,木拱桥不只是一座衔接两岸的通道,更是一幅生动的画卷,记录着传承与立异的调和共生,让这份陈旧的技艺在新时代里持续开放光荣。
扫码赏识更多福建屏南木拱桥风貌。
《光明日报》(2025年01月12日 10版)
来历:光明网-《光明日报》